一早起床準備前往枋寮車站
準備進行原本預定11月要到訪的老七佳部落巡禮
看到今天的日出就知道是一個好天氣
北大武山今天應該很熱鬧啊!!!
到點集合
今天的部落巡禮依舊選擇東方足跡
第一站-白鷺橋
在這裡暫停
東方哥講解了老七佳的歷史
根據日本學者的記載
1647年起戶口表就有明確的記載老七佳石板屋聚落的戶口數是75戶、314人
可見荷蘭統治台灣時期他就是一個穩定聚落
到現在已經超過400年歷史了
由於聚落位於山中交通不便之處到現在也沒有電力供應
也幾乎沒有電子通信訊號
是台灣最後的黑暗部落
不受到人為的干擾完整保存部落原始風貌與生活型態
(資料來源:https://ms-community.azurewebsites.net/community_20200203/)
目前的七佳村是新七佳部落
位於力里與白鷺的中間
最初的老七佳部落原本是位於中央山脈上
因為風災氣候影響而歷經三次搬遷到現在新七佳
我們今天要參訪的就是原來的老七佳
因為居民搬遷之後地處偏遠
整個部落沒有太多外來的破壞而被保存下來
▼前面提到的風災影響
看看白鷺橋這裡的地貌就知道了
只要一下雨就容易形成土石流
驅車前往部落途中
可以很清楚看到土石沖刷之後的樣子
整個路是非常破碎的
也是為什麼老七佳部落很難到達的原因
進去的路因為是沿著河床走的
大雨一來很容易就沖毀了
據東方哥說這邊應該已經修了第四次了
▼颱風之後沖刷出新的地貌
▼車子開進產業道路後一路顛簸
大約半小時左右抵達老七佳吊橋
在這裡我們下車散步經過吊橋
▼吊橋橫跨力里溪
▼原本通往老七佳的舊水泥橋與吊橋在莫拉克颱風的侵襲之下被沖毀
現在的老七佳吊橋是2014年完工的
走過吊橋之後
就看到這個公告啦!!!
沒錯唷~~~
參訪老七佳部落必須要有當地領隊與專業導覽
而且必須"事前預約"
所以除了得避開氣候因素以外
沒有先預約就算你到了部落前
還是不得其門而入
硬闖會有觸法疑慮的
走過吊橋候車行約15分鐘左右
我們在距離部落前1-2公里處下車
預計從這裡步行至部落門口
▼從相片可從相片可以看出
通往部落的產業道路相當狹小
只適合高底盤的四驅車進入
要會車也有一定難度的
▼今天的天氣非常好
沿途聽著東方哥的生態導覽解說
一邊散步非常舒服
▼沿途都設有公告告示牌
▼看那雲海滿出來
在山上的人們一定很幸福啊!!!
▼後半段路已經是碎石了
▼到了部落門口囉!!!
特地請部落的巫師到門口幫我們祈福
希望擋掉厄運 留下好運
經過除厄儀式
我們一群人通過大門步行至部落裡
正式進入老七佳部落了
▼目前部落約有50戶完整的石板屋
每座石板屋的主人家都詳細記載在地圖上
目前幾乎都沒有人住在這裡了
只有少數人在假日時會回到部落
▼入口處有一石碑
我們暫停這裡聽導覽大哥的解說
這裡也是部落裡唯一訊號較強的地方
等等進去參觀石板屋時
就會沒有訊號了
▼空地旁有一座迷你的石板屋
非常可愛
▼遠眺部落
▼走進石板屋群囉!!!
▼邊走邊拍邊聽大哥的解說
身處在石板屋群內
感受著原民祖先的智慧與文化
▼隨手一拍都美
▼趁著大家往前走開始部落巡禮時
拍張走光圖
▼從這裡可以看得出
石板屋由層層石板堆疊砌成
李大哥說
過去蓋一間石板屋必須由山下取材
大家分工合作慢慢蓋起來
蓋一間石板屋是村中的大事
全村動員幫忙
但是人緣要是不太好就會蓋的比較辛苦一點
▼往下看就是力里溪
▼到處可見原民相關的擺飾
▼當然少不了獸骨
▼灶燒的煙緩緩飄出
聞到食物的香味已飢腸轆轆
▼繼續跟隨李大哥的腳步前進
在部落的小徑中穿梭
聽著李大哥述說關於部落的古今往來
▼準備吃午餐啦!!!
肚子好餓啊~~~
▼李大嫂為我們解說午餐資訊
午餐大部分的食材都是自當地取用
接下來就是大快朵頤的時間囉!!!
▼午餐非常豐富
採拔費自助餐吃到飽形式
所以大家真的都吃飽
▼吃完飯
先在附近散散步拍拍照
▼頭目的家
木雕就是不一樣
▼隨便一個小角落拍照都好看
▼到了集合時間
回到剛剛用餐的地方
重頭戲要上場啦
就是要品嘗一下小米酒
▼看到這一甕馬上清涼起來
▼因為疫情關係
所以用了免洗杯替代
我個人覺得非常好喝
很順口
後座力應該不小
▼再來先要搗花生
▼印象中是樹薯
▼搗的這隻杵很重
▼可愛的小瑩上來幫忙
▼吃起來像麻糬
QQ好味道
▼酒足飯飽後
隨著大家的腳步回到部落出入口
突然手機傳來聲聲訊息
恍如回到現實
大家緩緩徒步回到駐車處
結束了今天的老七佳巡禮
老七佳至今仍然保持著沒有人為的過度開發
沒水沒電沒訊號
據東方哥說這裡也有提供住宿體驗
有興趣的朋友們可逕向協會洽詢唷!!!
當然對這行程有興趣的請洽"東方足跡"